2019年5月13日15時左右,“葫蘆娃”創造者導演胡進慶去世,享年83歲。他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杰出藝術家之一,創作了《葫蘆兄弟》、《漁童》、《金色的海螺》、《人參娃娃》、《鷸蚌相爭》等幾十部動畫代表作,屢獲國際大獎。但近些年極少有消息,上一次還是和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爭奪“葫蘆娃”版權。
胡進慶1936年出生,1953年于北京電影學校動畫畢業,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工作后,參加過35部影片的攝制,擅長剪紙、動畫美術。
1984年,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(簡稱美影廠)計劃拍攝《十兄弟》動畫片,導演胡進慶堅持將10個人物換成7 個外形一樣,顏色有區分的“葫蘆娃”,反派角色皇帝、衛兵等,也簡化成了蛇、蝎以及與其他動物,這樣可以節約很多投資。
“葫蘆娃”的形象有過公開征集,但最終選擇了他本人設計的赤腳孩子,人物形象的借鑒來源是觀音身旁的“善財童子”?!逗J兄弟》13集,但拍攝了兩年之久,這部剪紙動畫為孩子心目中的經典,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也由此衍生出許多周邊產品。
但是,當年觀眾只關心動畫是哪個制片廠制作,并不知道具體哪位創造者。
2009年,網曝胡進慶導演得了抑郁癥,大批網友寄出明信片關懷,但隨后,其孫女質疑發帖者的動機,稱未經爺爺同意,就公布了家庭地址,她懷疑是美影廠操作,在帖子中故意提及胡進慶導演手里沒有“葫蘆娃”的手稿,因為當時正在和美影廠打官司爭奪版權。
老人身體欠佳后,就不再從事動畫創作,但他對現在的兒童動畫有自己的觀點,比如《藍貓》、《喜羊羊與灰太狼》等,他覺得雖然對白、編排都不錯,但“動作太簡單”,雖然能賺些錢,但“藝術生命力不會太長”。
為何這么說?看看曾經的《葫蘆兄弟》一些場景:軟刀子、穿小鞋、打悶棍等等,都是意有所指,現在的動畫片,基本做不到這些。